第二届生物医药大数据学术会议顺利举办,共探医药前沿发展
来源:蔡梦梦、刘江江 发布时间:2025-07-04 15:54:00 浏览次数:29

近日,第二届生物医药大数据学术会议顺利举办。本次会议聚焦胸部肿瘤、非小细胞肺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领域,汇聚国内专家学者近200名,线下与会人员350人,通过多场主题报告与研讨,共探生物医药大数据驱动下的诊疗创新与发展。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马海涛教授主持。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侯建全教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李梢、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宏翔先后表示,生物医药大数据是精准医疗时代的核心驱动力,当前胸部肿瘤、免疫治疗等领域的突破,离不开大数据对诊疗模式的重塑。从疾病机制研究到临床方案优化,从AI辅助诊断到多组学精准预测,大数据正打破学科边界,呼吁更多跨领域协作,以数据驱动医药创新发展。

本次大会邀请到胡坚、时玉舫、宋勇、孙汉治、张毅、张兰军、陈克能等专家学者,围绕“AI大模型促进临床专科变革”“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胸部肿瘤的免疫与靶向治疗进展”等主题进行深度分享,探讨当下及未来胸部肿瘤的临床诊疗模式。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陶敏教授表示,在实际工作中要“打通科研-临床-数据的闭环”,让基础研究为诊疗创新提供靶点,用临床实践验证数据价值,通过大数据对两端进行串联,从而实现持续深化的跨学科协作。

会议共设置了七个主题,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胸部肿瘤疾病诊疗、多组学人工智能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胸部肿瘤内外科诊治、泌尿男生殖疾病等多个方向。

胸部肿瘤内科主题在陶敏、陈永井教授主持下,围绕“罕见靶点突变诊疗”“免疫治疗优化”“靶向联合策略”等方面展开,以“精准+联合”为逻辑,依托大数据细化靶点诊疗、优化联合免疫治疗策略,从晚期后线到围术期转化,构建胸部肿瘤内科全周期精准方案,推动“一人一策”的精准诊疗。

胸部肿瘤外科主题在马海涛、薛涛教授主持下,聚焦“复杂手术技术突破”“围术期治疗策略”“AI与微创融合”三大方向,以“技术创新+全程管理”为核心,展现胸部肿瘤外科从“开刀治病”到“精准治人”的转变。通过AI与微创技术融合、围术期多模态干预,为患者争取更长生存与更好生活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主题围绕NSCLC围术期治疗热点、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研讨,对肺癌的未来治疗手段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胸部肿瘤诊疗主题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探讨EGFR阳性、ALK阳性、MET阳性的NSCLC诊疗策略,时建明教授根据2025 ASCO会议内容对肺癌的靶向治疗进展进行了深入解读。

多组学人工智能及临床转化应用主题聚焦AI驱动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应用,从临床检验、药物预测及临床转化应用等方面探索诊疗新路径,致力于将多组学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研究高效转化为临床可应用的诊疗工具和方案。

此外,泌尿男生殖疾病主题通过“大师报告”“基础与临床”和“AI赋能”等模块,分别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胸部肿瘤免疫治疗、胸部肿瘤免疫治疗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入研讨,聚焦数据库的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融合、人工智能在临床诊疗方面的应用等展开主题汇报,打开了外科诊疗新局面。

本次大会以“大数据赋能精准医疗”为核心,搭建起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诊疗、AI应用全链条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围绕胸部肿瘤、泌尿疾病等领域,分享大数据驱动的诊疗新策略与新技术,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精准医疗向更高维度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