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手术由普外科科副主任张逸带领团队完成,各专科团队熟练操作,成功为患者开展了“量身定做”的全新微创手术。
双镜联合,全力为患者解决病痛
患者老年女性,因“腹胀不适1月”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经检查后发现,该患者胃里长了鸡蛋大小的瘤子,诊断为胃底间质瘤。消化内科副主任蒋彩凤指出,该患者巨大胃腔内型间质瘤可在内镜下完整切除,但较大的瘤体无法通过贲门食管经自然腔道完整取出,甚至直接导致贲门食管撕裂大出血,引出重大手术并发症。如果强行经自然腔道取出肿瘤,将会增加瘤体破裂、肿瘤扩散的风险。因此,内镜下完整切除瘤体后,瘤体的取出是内镜治疗的难点之一。我院普外科科主任李德春及张逸副主任也指出,该患者巨大胃腔内型间质瘤位于贲门胃底,若行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需游离胃壁大弯侧,将胃体整体翻起,易引起胃壁出血风险。胃底贲门的游离容易引起迷走神经损伤,导致胃排空障碍,行切割闭合器切除病灶,非常容易引起胃食管结合部狭窄导致患者无法进食。考虑该患者肿瘤性质为交界性肿瘤,传统的普外科手术治疗可能会带来较大创伤,也无法完全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经普外科和消化内科的专家讨论,最后决定为该患者施行双镜联合手术,即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联合腹腔镜下胃壁切开瘤体取出术。
双镜联合先由消化内科通过内镜对该患者胃腔内的胃间质瘤进行局部精准切除,后由普外科施行减孔腹腔镜手术,切开胃前壁,将瘤体完整取出,极大了减少了外科手术创伤。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行走,第三天可半流质饮食,第五天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近日我院就诊的另一位患者,也在双镜联合的诊疗下顺利出院。该患者为中老年男性,也发生了类似病症,在胃腔内长了4cm的间质瘤,在普外科科副主任张逸团队的合作下成功摆脱病痛,住院五天顺利出院。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胃间质瘤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有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减轻了患者痛苦,保留了胃的功能,更好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间质瘤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多学科协助能力、学科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未来,独墅湖医院将积极完善各项细节,加强团队协作,积累更多经验,使更多胃间质瘤患者受益。
疾病科普: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与发生的部位、大小及生长方式相关。GIST均有恶性倾向,且10%~30%为恶性肿瘤。对于直径>2cm的GIST,通常推荐手术切除伴或不伴靶向药物治疗,直径≤2cm者且超声内镜下缺乏高危恶变风险的表现,则推荐行积极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