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肺部多重感染合并胃穿孔命悬一线 苏大附四院多学科协作生命接力
来源:叶为 发布时间:2025-10-20 10:49:00 浏览次数:515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了一位病情极其复杂危重的73岁女性患者韩阿姨(化名)。经过近30个日夜的奋战,患者转危为安,这不仅展现了EICU医护人员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更彰显了医院内部以及医院之间高效协作的强大力量。


突发危情:肺炎急速恶化,多重感染来袭

韩阿姨今年73岁,既往有桥本甲状腺炎、脂肪肝、肝功能不全等病史。9月初,她因胸痛10余天在当地医院确诊为肺炎并行抗感染治疗,但出院后很快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到38.7℃。后家属将韩阿姨送至苏大附四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胸部CT检查结果令人揪心:肺脓肿伴肺炎,且较前明显进展。呼吸内科立即给予强效抗感染治疗。然而,病情进展远超预期。患者在数日内肺炎快速进展,接连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随后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衰竭。情况危急,呼吸内科当机立断,为患者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CVC)维持生命。肺泡灌洗液NGS检测揭示了糟糕的结果:患者同时感染了侵入性肺曲霉菌(米曲霉、黄曲霉)、鲍曼不动杆菌、人巨细胞病毒、人冠状病毒等多种致命病原体!

EICU力挽狂澜:ECMO为生命续航

面对如此凶险的病情,韩阿姨被紧急转入苏大附四院急诊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EICU团队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在排除禁忌症后,果断建议行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由机器暂时替代她几乎“罢工”的肺功能,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ECMO团队迅速建立生命通路,稳住了患者濒临崩溃的呼吸循环。

急诊医学科带头人郭强教授针对患者复杂的多重感染、呼吸衰竭和肝功能不全等问题,制定了“地毯式”精准抗感染方案,联合使用多种强效抗菌、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同时,严格执行每日至少16小时的俯卧位通气,以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医护团队24小时密切监护,根据患者肝肾功能等指标变化,实时调整用药与支持方案。


一波三折:消化道出血告急,多学科协作攻坚

然而,考验接踵而至。韩阿姨突然出现致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口鼻和胃肠道不断涌出鲜血,血压难以维持。EICU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消化内科医师团队立即施行急诊胃镜,发现了胃小弯侧存在的破口,危急时刻,普外科时林森副主任医师火速驰援,与家属沟通确认后,在ECMO支持下的极高风险中为患者进行胃穿孔修补术。术中清理血凝块达2000ml!术后第二天,患者血压再次持续下降,口鼻和胃肠减压管涌出了大量血液。耳鼻喉科医师在成功压迫患者口腔活动性出血点后,消化内科再次行急诊胃镜,并成功止血。随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曾大雄主任医师团队为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吸取了堵塞韩阿姨呼吸道的大量脓痰。

在ECMO的精心维持和多学科协作下,韩阿姨的生命体征开始向稳定发展,病情逐渐出现转机,EICU团队顺利为患者撤离ECMO机器。


再遇挑战:胸腔积液与胃出血再发,多学科协作破局

ECMO下机后,新的挑战又摆在了面前。复查B超以及CT提示患者双肺渗出仍有进展,大量胸腔积液仍然压迫着她的肺脏,病原体靶向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人疱疹病毒7型,人巨细胞病毒,人冠状病毒NL63,星状链球菌,中间链球菌,微小微单胞菌,直肠弯曲菌;更为严峻的是,患者再次出现口吐鲜血的症状,大便也呈典型的柏油样黑便,必须尽快采取措施!

急诊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血管外科与介入科、放射科、超声科等专家迅速集结共同商讨诊疗方案。研究讨论决定:呼吸方面,由超声科行超声下定位,胸外科医师置入胸腔引流管引流积液并送检,并邀请院内外多位呼吸科专家会诊。胃出血方面,再次由消化内科医师行胃镜止血。

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涉及血液系统问题,我院医疗团队邀请到外院血液科专家进行院际会诊。会诊期间各位专家详细分析了病情,为排查罕见的凝血功能障碍提供了方向。伴随进一步治疗,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已开始回升,凝血功能大致正常。

在多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韩阿姨顺利接受了胸腔穿刺引流,引出大量胸水。复查胸片显示肺部的阴影正逐渐消散,针对性调整抗感染方案,病情进一步趋于稳定。


曙光终现,生命转回“安全区”

在历经ECMO支持、多次内镜下止血、外科手术、胸腔引流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救治——全体医护人员近一个月的坚守下,韩阿姨的病情终于迎来了转机。消化道出血停止,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全院大会诊一致判断认为患者已度过最危险时期,可以转回科室病房进行后续治疗。9月底,韩阿姨顺利转出EICU。这场集全院之智、举全院之力,融合了无数医护人员心血与汗水的高难度救治,最终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生命之光:协作铸就希望

从呼吸内科的初步诊治,到EICU的力挽狂澜,再到普外科、消化科、呼吸科、影像科、超声科、胸外科、介入科等多学科的精诚协作,以及外院特邀专家的鼎力支持,纵观整个救治过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与汗水。特别是急诊EICU的团队,在郭强教授的带领下,日夜坚守,精准施策,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目前,韩阿姨在呼吸科病房恢复,病情已趋于稳定。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是苏大附四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一次大考,凸显了从急诊抢救、重症监护到多学科无缝协作的强大合力以及EICU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核心平台作用。现代医院管理愈加强调开放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每一次精准的判断,每一次及时的会诊,每一次深夜的坚守,共同汇聚成了守护生命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