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举办“科技助力脑健康,关爱同行未来”主题,“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智慧医疗管理系统”发布会。该系统在信息处等行政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由神经内科、精神科、临床检测中心、创新转化平台多学科协作,自主研发并历经一年多部署和完善,现已投入院内使用。这标志着医院在智慧医疗建设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构建“防、诊、治、管、研”一体化的脑健康服务新生态,为广大患者提供更高效、更精准、更温暖的医疗体验。发布会由神经内科郝永岗主任医师主持。
院长方琪为活动致辞。他指出,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疾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统诊疗模式难以应对长期管理和随访的需求。“科技助力脑健康”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践行的方向。这套系统是桥梁,连接科室;是纽带,连接医患;更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推动学科进步,最终让患者受益。
苏大附四院创新转化中心丁旭隆博士通过系统界面和功能模块的实时演示,详细讲解系统核心设计与临床价值。该系统支持全周期患者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结构化存储,同时支持患者可以在线进行量表自测,医生端可实时查看数据趋势、发起随访、调整用药,并借助单分子技术和质谱技术实现记忆和情绪健康的精准检测,为早期筛查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发布会后,我院神经内科郝永岗主任、精神科陈文主任、信息处副处长叶栋、创新转化平台丁旭隆博士向媒体及市民围绕该系统的核心创新、应用场景与社会意义开展说明与交流。
神经内科郝永岗主任医师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展开分析,他表示,系统能够定期推送认知评估、管理用药依从性,并通过长期趋势分析早期识别风险,为患者及家庭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支持。精神科陈文副主任医师介绍,系统与睡眠中心深度协同,整合领先的质谱检测与线上管理功能,实现从线下多导睡眠监测到居家的全程闭环管理,大幅提升睡眠障碍及抑郁类疾病的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信息处副处长叶栋承诺,该系统尤其注重患者隐私与数据安全,所有数据严格遵循国家级规范加密存储与管理,从而实现从筛查到全周期管理的跨越。
惠民便民,现场体验
主题义诊活动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首批扫码注册体验系统的患者顺利进入并体验该智慧管理系统,体验了该智慧管理系统的便捷服务。
早筛早诊 检验先行
在神经和精神健康诊疗中,苏大附四院临床检测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市内领先的单分子免疫技术和LC-MS/MS质谱技术平台,可精准测定血液中认知相关蛋白如磷酸化Tau-181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42;睡眠相关神经递质如褪黑素、皮质醇,以及抑郁相关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这些指标可实现更早期、更客观的筛查和诊断。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智慧医疗管理系统”的发布是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在智慧医疗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中的一次重大实践。通过技术整合与流程优化,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奔波”。该系统有望成为区域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诊疗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医院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系统功能,扩大应用范围,并通过医联体协作推动智慧医疗模式的广泛落地,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